时间:2023-03-21 16:11:13 | 浏览:529
2019-10-23 07:33
“褪黑素”“抗糖丸”“辅酶q10”……
90后养生焦虑推动保健品新一波崛起
如果你稍微关注一下微信好友里的保健品代购,可以看出它一直在推荐购买助眠的褪黑素和抗老的抗糖丸等保健品,而消费者不是容易“上当”的中老年,反倒是90后成为购买主力军。
而身边部分不到30岁、风华正茂的青壮年,已经陷入了深深的养生焦虑。泡枸杞喝,买各种美容仪,买保健食品,90后的养生焦虑已经推动了保健品产业的新一波崛起。
“过了25岁就必须保养”
90后养生焦虑到底怎样?
在某视频网站工作的lucy刚过26岁生日,生日这天她没有吃蛋糕更没有喝奶茶,而是如往常一样煲了赤豆茯苓莲子汤。“喝这个补气,北京太干燥了,过两天得炖银耳汤滋补一下。”lucy严肃告诫记者,“过了25岁就必须保养,我看你得多喝点燕窝才行。”
31岁的小雪在科研部门工作,曾经也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潇洒女汉子,“去年开始戒糖了,我现在有点脱发,很焦虑,试了不少防脱产品。”小雪打开淘宝购物车,向记者展示了准备双十一囤货的产品,基本都是防脱精华、生发液之类。
实际上,困扰90后的远不止脱发、抗糖、补血补气。前不久,微博上了热搜的“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让不少年轻人找到了组织,“原来不止我一个人不敢看体检报告”几乎成了每个90后的共同心声。不敢体检,体检后不敢看报告,这实际是90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不自信,也说明大家认同:生活不规律,身体亚健康。
在县城基层单位工作的张铭告诉记者,加班多,压力大,办公桌和背包里都常备护肝药,降压药。“我才不到30岁,戒烟戒酒,挣的钱除了养活老婆孩子,每个月买不少保健品吃。”张铭说,这种焦虑不仅是他独有,身边很多同事都开始提前进入养生跑道,比60多岁的大妈还积极。
有调查指出,90后的养生焦虑一方面来自于90后步入职场,一方面作为独生子女,危机感也比其他群体要更强。从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的90后总人数为1.88亿人,占总人口的14.1%。在2017年,1999年的最后一批90后已经成年,并且大多数步入了职场。随着90后越来越多地担负起工作、生活的重担,他们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而且他们多数为独生子女,由此产生的“抗衰老”消费需求也就更多。
而丁香园发布的《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各个年龄层的人群中,90后对自己的健康评分竟是最低。这也难怪年轻人开始购买保健品,成为消费主力。
保健品细分年轻市场
既然年轻人购买力强,那么干脆好好赚年轻人的钱吧。保健品行业精于此道,各保健品公司开始细分年轻市场,研发针对年轻人养生焦虑的产品。
保健品公司早在2015年就嗅到了苗头,或者说,开始布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成功带动了国外保健品的销售,尤其是年轻女性消费者,成为主力买手。
数据显示,2015年度,保健品中增速最快的酵素类、膳食纤维、葡萄籽提取物等,都是年轻女性消费者贡献的销售额。中国保健协会预测,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规模未来10年内将以10%的年均增速增长,有望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膳食补充剂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年轻消费者在保健品方面的需求与中老年人存在明显差异,年轻人更讲求科学,也更注重营养品的补给效率。而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老年人也大不相同,年轻人将保健品视作为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产品,年轻人在设计、理念方面也更加挑剔。“保健品牌在渠道铺设、人群定位以及与消费者的互动上都与传统的保健品营销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别。”该业内人士介绍。
从代言人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保健品公司想方设法捆绑住年轻消费群体,从中老年影星迅速改为青年演员或网络红人便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比如美国老牌保健品自然之宝2013~2015年间先后启用了金秀贤和汤唯作为其品牌和产品代言人,金秀贤的广告一上线,年轻女粉丝就停不下地买买买。
以往,保健品会选择电视购物平台投放广告,现在更倾向于网络平台,不管是微博微信还是其他社交平台,保健品的广告越来越多,网红们也是不遗余力为保健品代言,打造一波又一波爆款产品。
商机背后的营销乱象
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里,吴昕对着镜头吞下了五种保健品,据称,她到哪都要带着药盒,一天吃两次保健品。养生恐慌不仅仅是普通人有,明星也有,这种恐慌背后的商机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但商家背后的乱象,也是不容小觑。
比如前段时间网络上火了一把的褪黑素,查一下褪黑素的功效,百度百科里写着:“延缓衰老,改善睡眠。”而对于此保健品的副作用却只字未提。可这两种功效,也存有不少疑问,失眠是一种病症,治病当用药,褪黑素作为保健品,不是药品,如何治疗失眠?最近有媒体报道,褪黑素的副作用不容忽视。据了解,长期大剂量服用褪黑素会造成低体温、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还有降低男性生理欲望的副作用。有医生指出,相比现代新型治疗失眠药物,全球范围的医院对褪黑素的使用是慎用模式。实际上,除美国把褪黑素视为保健食品外,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等绝大多数国家(地区)均对褪黑素的使用持谨慎态度。
夸大功效却不提副作用,除了褪黑素营销乱象以外,另外一款网红产品——抗糖丸,也引起关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论海内外,从明星到网红再到普通人,掀起了一阵“抗糖风”。不喝奶茶不吃糖这种行为还算能理解,但外涂抗糖护肤品,内服抗糖丸、口服液就真的让人看不懂了,特别是日本一款网红AG抗糖系列,动辄上千元还经常缺货。
类似的保健品层出不穷,前有神奇的胶原蛋白,后有无所不能氨基酸,现在抗糖神药引来各路明星代言,小视频广告扑面而来,不得不感叹,这届年轻人的养生本金真好赚。
当然了,这种收割智商税的营销手段被专家辟谣了。专家指出:“保健品不是药品,更不能过量服用保健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和工作劳逸结合,才能真正保持年轻态。”
责编:秦璐敏
最近某企业旗下的保健品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已处于风口浪尖上。今天给大家科普几个概念。 什么是保健?即对身心健康具有预防性,能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措施。 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预防由工作、生活、环境
保健品卖得很是火热,尤其是中老年人,简直深信不疑生怕买不到手。老人家想保养身体、补充营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总被忽悠让做儿女的就不那么淡定了~不时听说隔壁大爷被忽悠几次了,家里堆了好几样不知名的保健品,可是花了大价钱!又听亲戚说王阿婆怎么
2019-10-23 07:33 “褪黑素”“抗糖丸”“辅酶q10”……90后养生焦虑推动保健品新一波崛起如果你稍微关注一下微信好友里的保健品代购,可以看出它一直在推荐购买助眠的褪黑素和抗老的抗糖丸等保健品,而消费者不是容易“上当”的中老年
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体质养生由于体质的形成与先天和后天因素有关,而遗传因素的多样性和后天因素的复杂性使得个体体质存在明显的差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的旗号,以销售“养老产品”、提供“养老服务”等名义设置陷阱,骗取老人钱财,严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丰台法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法从严、从快打击老年朋友最深恶痛绝的犯罪行为,全力追赃挽损,用心用情
#健康2023#2月19日(星期日),中央电视台13套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公众号,市说新语同时报道了一个“保健品”坑老诈骗的信息,原出处是上周《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主要报道内容。节目的主题是整治养老诈骗在一直行动,目的是揭露保健食品非
人人都想长寿,从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到现在富可敌国的富豪们,他们都想长生不老,或者是尽可能的为了多活一段时间而不惜一切代价。从秦始皇为了寻求仙人赐“长生不老药”,曾经两度派遣徐福率领几千人出海寻找“灵药”,再到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门人戴维·洛
继权健、华林之后,保健品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这次爆雷的是无限极。1月16日下午,一位认证为“幼童疑因无限极致心肌损害事件当事人田淑平”的网友曝出,其3岁女儿在“无限极指导老师樊乐”推荐下,每日大量服用无限极8种产品,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心肌损
来源:滨海时报保健品真的有宣传的那种神奇功效吗?究竟该不该吃呢?有哪些保健食品和药品不能混着吃?详细了解一下吧什么是保健品?保健品,全名“保健食品”,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
保健品作为一类独特的商品,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对其所具有的神奇功效深信不疑,常常加以购买,以希望能从中获得治病强身的功效。与之相反,有些人则认为,保健品其实与一般的商品没有什么两样,其并不具备有什么神奇的功效,究竟保健品是否真的有用呢?顾名
中秋已过,马上就要到国庆假期了,每年在这双节之际,很多朋友都会趁着假期的时间,去探望父母老人,为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往往也会买一些保健品送给老人,但老年人吃这些保健品,真的有用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保健品的某些作用,又该如何正确合理地选用保健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但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非常大。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体的亚健康现象十分严重,所以说健康养生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有不少养生爱好者喜欢吃保健品,认为这样可以让身体更健康。那么保健品能长期吃吗?而
疫情期间,为了少生病,大家都在想着各种办法来提高免疫力,比如在家跳操等。当然也有不想运动的小伙伴,想着靠各种保健品来“强身健体”。那么,保健品真的能够提高免疫力吗?选购保健品要注意些什么?消道长这就为大家整理出往期的保健品测评数据,带大家正
01“我跟孩子说维生素吃多点无所谓,谁知道会这样......”莹莹的母亲哭着说。在某儿童医院急诊科,4岁女童莹莹因服用了超量维生素AD,正在接受洗胃治疗。她的母亲悔恨地说,莹莹因为听了我的话,每天把维生素像吃糖一样吃,最多一次吃了30多粒。
作者:云无心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网站(dxy.com)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 ●保健品真的有效吗?很多保健品在宣传各种功效的时候,确实是可以拿出相关研究文献的,可问题就在于这些「研究结果」本身就不靠谱。1. 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