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4:35:03 | 浏览:63
你了解保健食品吗?你知道常见的保健食品行骗套路吗?你明白如何避“坑”吗?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提醒,带你揭密保健食品欺诈及虚假宣传常见的10大套路。如遇到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问题,你可以拨打12315热线电话投诉举报。
骗术一 假借公益欺骗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以读者俱乐部或生活馆的名义对外宣传。
第二步:刊登广告、发放小礼品等形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养生知识讲座。
第三步:借助“夕阳红旅游”等公益活动的名义,组织所谓“专家”讲解“养生知识”,然后一对一诱导与会老人高价购买产品。
危害性
(一)披上合法外衣,借助公益活动,更具欺骗性。
(二)利用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和高科技手段,危害受众面广。
骗术二 冒充专家恐吓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对“假专家”进行虚假包装、宣传。
第二步:组织健康讲座和体检,让消费者产生恐惧心理。
第三步:由“假专家”开展“一对一”的“诊疗”,解读体检报告吓唬消费者,并销售高价产品帮消费者“治病”。
危害性
(一)“假专家”随意编造头衔,使得患病老人上当受骗,延误病情。
(二)产品价格虚高数倍,甚至数十倍,骗取老年人多年积蓄。
(三)破坏家庭和谐,导致很多家庭老人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骗术三 瞒天过海神吹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在普通酒、饮品中添加“地塞米松、阿司匹林”等化学成分。
第二步:通过广告代理商,营造热销氛围。
第三步:利用广告“神吹”,“秘方”诱导,将普通酒或饮品包装成治百病的“神药”。
危害性
(一)“神药”添加了国家命令禁止添加的西药,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特别是中老年人使用后可能发生意外死亡。
(二)神吹广告具有欺骗性,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
骗术四 免费旅游陷阱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组织会议,由公司老总亲自演说公司产品治疗百病的神奇功效。
第二步:组织老年人客户到旅游景点免费旅游,在游玩期间组织“假专家”对这些客户进行身体检查。
第三步:谎称部分客户有极大的患癌风险,故意制造恐慌气氛,借此推销声称可以治疗癌症的产品。
危害性
(一)对老年人虚假关心,从而欺骗钱财,甚至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二)破坏老年人家庭和睦,引发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骗术五 非法生产毒害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生产者设立生产窝点,大量生产含有有毒有害成分的无外包装减肥、壮阳产品胶囊,并通过网络向全国批发销售。
第二步:代理商购得减肥、壮阳产品胶囊后,成立多个微商团队,通过微信、淘宝等方式将这些有毒有害产品销往全国。
第三步:私刻国家行政机关公章、业务专用章、事项许可章等,伪造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证书等开展虚假宣传。
危害性
(一)生产和销售团队通过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强,受害人群大。
(二)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犯罪团伙参与人数多、范围广。
骗术六 连环施计圈套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通过宣传单或现场产品推介会,夸大虚假宣传产品功效,声称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肿瘤;降低尿酸、缓解痛风;预防骨质疏松。
第二步:收集患者的病例,用于宣传产品对治疗肺癌、胃癌等具有显著成效。
第三步:组织“癌症”患者现场说法,以“亲身经历”宣传食用产品对治疗癌症的疗效。
第四步:狠打“亲情牌”,认“干爹”“干妈”,抓住老年人孤独的心理,哄骗其购买产品。
危害性
(一)利用“癌症”患者现场说法,欺骗性强。
(二)将普通食品渲染成能治疗癌症的神药,容易延误癌症患者的治疗,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骗术七 虚构认证伪装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以免费领取礼品、礼物的方式,吸引老年顾客到店,获得客源,登记个人信息。
第二步: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和产品宣传会。
第三步:使用“国内唯一一款”“全球认证”“美国XX医学院临床证明”“欧盟EDQM认证”等权威认证信息,将产品伪装成高科技产品,并伺机高价向老年顾客推销。
危害性
(一)将普通食品伪装成高科技产品,欺骗性强。且虚高的价格使得老年人的钱财受到极大损失。
(二)虚假使用权威认证,破坏了认证的权威性。
骗术八 量身定制诱导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开展健康讲座宣传产品,并印制宣称产品使用多种疾病、配料添加多种名贵中药材的说明书散页,向消费者散发。
第二步:发展会员并将其虚假包装成“老师”,由“老师”上门推销。
第三步:“老师”针对消费者的病情拿出“量身定做”的营销方案,渲染消费者病情的严重性,进一步鼓吹“产品具有正规医疗难以企及的效果”。
危害性
(一)假“老师”上门推销,违法行为隐蔽。
(二)虚假宣传使患者相信使用该产品优于正规治疗,延误病情。
(三)导致社会信誉丧失、人际关系缺乏信任,正常交往产生戒心。
骗术九 自编自演体验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推出免费体验,宣传并销售其产品高大上的形象。
第二步:宣称产品包治百病,夸大产品功效。
第三步:通过播放虚构的体验者回访视频,悬挂锦旗等形式,宣传产品对“改善身体”“治疗疾病”等作用,声称“只要坚持体验,疾病都会好转”。
第四步:在体验活动中自编自导消费者抢购场景,制造畅销假象。
危害性
(一)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
(二)产品在无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全隐患大。
(三)高价销售,掏空老年人腰包。
骗术十 非法集资诱惑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声称产品功效好、公司实力强大,专门招募老年人代理推销产品。
第二步:实施非法集资,突出该代理活动在缴纳一定本金的基础上可以按月获得分红。
第三步:待老年人缴纳费用后,免费提供产品,以“赠品”反馈形式派发假冒厂名厂址及注册商标的产品。
危害性
(一)通过包装项目、制造买点、有偿赠送的形式,一步步降低老年人警惕性,欺骗性强。
(二)利用高额投资回报的手段,达到对老年人实施非法集资的目的,使得老年人钱财受骗数额大,后果严重。
(三)将假冒产品迂回销售给老年人,老年人食用后,对身体危害大。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袁文波
图片来源丨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来源: 兰州日报
当下,人们的饮食习惯存在普遍性饮食营养结构不均衡,总热量相对过剩,而必需微量营养物质不足的现状。通过食用保健食品补充部分营养,已经成为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共同选择。保健食品作为一种特殊食品,既不同于普通食品,又有别于药品。到底什么是保健食品?它
什么是保健食品?先来认识一下保健食品的标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蓝帽子”。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1)使用目的不同:保健食品是用于调节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不以预防、治疗疾病为目的。药品是指用于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所谓的保健食品却暗藏致命禁药 央视记者调查揭秘保健食品黑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宣称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老年消费者的青睐。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买回来的所谓保健食品后,总是感觉心里发慌,身体不
近日,权健事件发生后,保健品再次成为了热议话题究竟什么是保健食品?它和药品有什么区别?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辨别?一起来了解什么是保健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释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
7月5日,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政府、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的2019年江苏省保健食品“五进”专项科普宣传活动正式启动。通讯员滕志铭成昌涛扬子晚报/扬眼记者薛玲此次活动以“科学认知保健食品,明白理性放
内容来源:食品生产处
如今保健食品市场庞大、真假参半,很多虚假宣传,让老人们频频吃亏上当。9月4日上午,在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保健食品科普活动中,专业人员就带着中老年市民一起学习,如何分辨真假保健食品。【盲区一:保健食品不是药,不能治疗疾病!】市场监管部门
相信很多人服用保健食品都有同样的问题,希望在服用各类保健品的时候,能够发挥最大效益与降低饮食间的交互作用。今天我们将常见保健食品的服用时间及注意事项做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钙、铁、镁等矿物质建议在饭中或饭后服用,食物中的其他营养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福证券,赖靖瑜)一、 保健食品行业概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呈上升趋势,对于健康的支付意 愿不断提高。而且,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趋势较难逆转,对于保健类产品的消费 将会相对刚性。当前,保健食品行业整体
如今,保健食品消费市场不再是老年人群的“一枝独秀”“90后”年轻人正成为购买保健食品的“主力军”!但纵观琳琅满目的保健食品消费者可能会感到疑惑——什么产品才是真正的保健食品?究竟该如何挑选?本期“食安委专家有话说”邀请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
你了解保健食品吗?你知道常见的保健食品行骗套路吗?你明白如何避“坑”吗?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提醒,带你揭密保健食品欺诈及虚假宣传常见的10大套路。如遇到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问题,你可以拨打12315热线电话投诉举报。骗术一 假借公益欺骗
(1)什么是食品?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条)(2)什么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特医食品的定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保健食品是声称具有保
很多人都分不清食品、药品、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到底有什么区别?你买回来的东西,到底是属于食品、药品还是保健食品?1.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所下的定义,食品是指所有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不以治疗为目的的成品和原料。包括加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