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4:08:11 | 浏览:315
继权健、华林之后,保健品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这次爆雷的是无限极。1月16日下午,一位认证为“幼童疑因无限极致心肌损害事件当事人田淑平”的网友曝出,其3岁女儿在“无限极指导老师樊乐”推荐下,每日大量服用无限极8种产品,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心肌损害、低血糖等病症。
科技日报就此事联系涉事公司。1月18日晚,无限极给记者发来了“关于陕西田女士投诉我司的情况说明”,表示“健康高于一切,道歉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承认,我们前期对田女士女儿的健康问题关怀不够,在此深表歉意并诚恳道歉。”
这份无极限的说明将致歉原因归结于“关怀不够”。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人认为,保健品不一定“有益”,但肯定“无害”,但这次事件却颠覆了很多人的认识。保健品能吃出病吗?田淑平女儿得的心肌损害,是否与吃保健品存在着必然的关联?
儿童食用保健品更需谨慎
田淑平在网络上发布自述称,2017年,其3岁女儿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开始每日大量服用无限极保健品。据了解,此次报道共涉及的8款产品,分别为增健口服液、儿童口服液、钙片、源乐餐粉、常欣卫口服液、膳乐星固体饮料、润和津露、红果清露。其中,膳乐星、润和津露、红果津露为普通食品,其余5款产品为保健食品。
当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食品、保健品和药品,分别相对应的有食字号、健字号和国药准字的批准文号。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媒体事务负责人张前说,涉及的5款保健食品均拥有国家批文,并按照“国家保健食品注册”要求进行多项严格测试。
“有食字号、健字号的食品、保健品等都有国家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虽然相比之下,健字号产品规范一些。”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儿童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徐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但对于才3岁的儿童,也不能随意服用。”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食品有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有很多保健功能的不适宜人群都是“少年儿童”。
“无限极所有保健食品的包装都有明确的食用方法说明文字,规定了每日、每次剂量,不应过量服用。其中,常欣卫口服液则已标明不适宜少年儿童服用。”张前说。
“儿童食用保健品更需谨慎,最好是先咨询医生等专业人士。”徐辉解释说,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不宜服用人参、灵芝等传统的“大补”之品,否则将有可能影响中枢神经、出现性早熟等问题;严重的营养不良也很可能会造成重要脏器的损害,包括心功能降低等表现。
此外,如果过量服用保健品,就未必安全了。徐辉说:“如儿童在2岁以后,户外活动和饮食正常的话是不需要额外补钙的。过量补钙会有不良后果,如影响铁锌吸收、增加肾脏排泄负担、出现高钙尿症等。”
徐辉认为,从正规企业生产的、合乎国家标准的、来自于正规渠道的、严格按照剂量服用的保健品或食品,发生副作用的概率一般较小。但田淑平指出,无限极经销商在其服务中涉嫌夸大宣传,推荐过量服用产品,导致其健康受损。
田淑平女儿爆出的心肌损害是否与吃保健品正相关?专家表示,这种相关性必须由权威机构根据具体的产品检测结果和孩子身体状况的检查情况来判断。
保健品不能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对小于 4岁的儿童,我们一般不建议常规检查幽门螺杆菌。”徐辉说,从全国部分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儿童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约为30-40%,不过不同地域和和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感染率也有所不同。
“小于4岁的儿童相对感染机会少,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较低。因此,除非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需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有胃癌家族史,一般不需要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徐辉说,治疗幽门杆菌通常是用2种抗菌药和1种抑酸药的“三联根除疗法”。如果儿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需要根除,也需要专业医师决定;确需治疗的,其治疗原则跟成年人类似,但药物的种类会有限制,使用剂量也有相应标准。
徐辉说,目前我国对抗菌药的使用是有严格规定的,过多使用抗菌药可能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耐药性增加等不良后果。“对小于4岁的儿童,一般是不建议使用抗菌药。”
“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机制和临床治疗规范来看,单靠保健品,肯定不能解决问题的。”徐辉说。可是,田淑平选择了相信销售人员的夸大宣传,放弃遵从医嘱。
对保健品要有合理的预期
“我觉得导致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销售人员的夸大宣传,二是田女士的健康素养偏低。”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务委员钟凯说,作为正规的保健品,其安全性应该是有基本保障的,说明书上也是有推荐量的。不应超出使用范围和剂量去吃,也不能指望保健品来治病防病。
保健品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更不能替代饮食。
“因此,教育消费者很重要。他们对保健品要有一个正确、合理的预期,有病需就医。同时,对于直销企业或普通保健品企业,还要严加管束,行业自律要‘见血’。”钟凯说。
无限极在相关说明中表示:“经公司调查,此次陕西涉事经销商樊某严重违反了与公司签订的《经销商协议》条款,公司将督促并责成其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去推进事件解决,随后将依规进行处理。将深刻反省,认真整改在经销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也在加强监管。16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广东省直销企业约谈告诫会,采用了集体约谈的方式。安利、完美、无限极等32家与会的直销企业签署了《广东省直销企业规范经营承诺书》,承诺自觉遵纪守法、规范经营、严格直销员和经销商管理、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履行直销企业责任等。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全面加强对直销行业的监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无限极也承诺,将先行承担田女士女儿全面身体检查和治疗的费用,并正向陕西省有关部门汇报情况,联系相关部门对产品进行检测鉴定等。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药监和质检等部门对产品进行检测到出具检测报告需要5-10个工作日。
最新报道称,目前,女童的肝功能、低血糖等检查指标已恢复正常,但头发不再像以前一样黑亮,眼睛不再像以前一样清澈。
(来源:科技日报)
继权健、华林之后,保健品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这次爆雷的是无限极。1月16日下午,一位认证为“幼童疑因无限极致心肌损害事件当事人田淑平”的网友曝出,其3岁女儿在“无限极指导老师樊乐”推荐下,每日大量服用无限极8种产品,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心肌损
最近某企业旗下的保健品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已处于风口浪尖上。今天给大家科普几个概念。 什么是保健?即对身心健康具有预防性,能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措施。 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预防由工作、生活、环境
越来越多“80后”“90后”成“保健品控”□记者 帅才 长沙报道记者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80后”“90后”成了“保健品控”,相比老年人喜欢从各种讲座、活动中购买保健品,年轻的“保健品控”一般会代购、网购一些海外的保健品。“最是人间留不住
01“我跟孩子说维生素吃多点无所谓,谁知道会这样......”莹莹的母亲哭着说。在某儿童医院急诊科,4岁女童莹莹因服用了超量维生素AD,正在接受洗胃治疗。她的母亲悔恨地说,莹莹因为听了我的话,每天把维生素像吃糖一样吃,最多一次吃了30多粒。
保健品卖得很是火热,尤其是中老年人,简直深信不疑生怕买不到手。老人家想保养身体、补充营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总被忽悠让做儿女的就不那么淡定了~不时听说隔壁大爷被忽悠几次了,家里堆了好几样不知名的保健品,可是花了大价钱!又听亲戚说王阿婆怎么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的旗号,以销售“养老产品”、提供“养老服务”等名义设置陷阱,骗取老人钱财,严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丰台法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法从严、从快打击老年朋友最深恶痛绝的犯罪行为,全力追赃挽损,用心用情
#健康2023#2月19日(星期日),中央电视台13套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公众号,市说新语同时报道了一个“保健品”坑老诈骗的信息,原出处是上周《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主要报道内容。节目的主题是整治养老诈骗在一直行动,目的是揭露保健食品非
人人都想长寿,从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到现在富可敌国的富豪们,他们都想长生不老,或者是尽可能的为了多活一段时间而不惜一切代价。从秦始皇为了寻求仙人赐“长生不老药”,曾经两度派遣徐福率领几千人出海寻找“灵药”,再到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门人戴维·洛
来源:滨海时报保健品真的有宣传的那种神奇功效吗?究竟该不该吃呢?有哪些保健食品和药品不能混着吃?详细了解一下吧什么是保健品?保健品,全名“保健食品”,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
保健品作为一类独特的商品,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对其所具有的神奇功效深信不疑,常常加以购买,以希望能从中获得治病强身的功效。与之相反,有些人则认为,保健品其实与一般的商品没有什么两样,其并不具备有什么神奇的功效,究竟保健品是否真的有用呢?顾名
中秋已过,马上就要到国庆假期了,每年在这双节之际,很多朋友都会趁着假期的时间,去探望父母老人,为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往往也会买一些保健品送给老人,但老年人吃这些保健品,真的有用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保健品的某些作用,又该如何正确合理地选用保健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但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非常大。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体的亚健康现象十分严重,所以说健康养生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有不少养生爱好者喜欢吃保健品,认为这样可以让身体更健康。那么保健品能长期吃吗?而
疫情期间,为了少生病,大家都在想着各种办法来提高免疫力,比如在家跳操等。当然也有不想运动的小伙伴,想着靠各种保健品来“强身健体”。那么,保健品真的能够提高免疫力吗?选购保健品要注意些什么?消道长这就为大家整理出往期的保健品测评数据,带大家正
作者:云无心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网站(dxy.com)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 ●保健品真的有效吗?很多保健品在宣传各种功效的时候,确实是可以拿出相关研究文献的,可问题就在于这些「研究结果」本身就不靠谱。1. 基于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冯松龄)“保健品不都是食品,保健食品有蓝帽子,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保健食品不能代替均衡膳食。大家记住了吗?” 6月28日,在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题日活动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可基教授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