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4:05:34 | 浏览:185
前段时间,号称“带货一哥”的辛巴因在直播带货中销售燕窝,陷入了“打假风波”。经过消费者曝光,再加上职业打假人王海的检测,辛巴所售燕窝被认为“仅仅是风味饮料,成分只是糖水”。
12月23日,“燕窝事件”迎来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广州白云区市场监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厂家以及销售环节做出罚款200万元的处罚。
实际上,现在市场上充斥着许多保健品,其中不乏廉价暴利的东西。今天小九借此机会,介绍几种不保健的保健品,希望大家能避开这些“消费陷阱”。
“燕窝是补品”的宣传,最早是从清代开始的,到了现代社会,它更是摇身变成价格不菲的高档补品,被宣称“排毒养颜、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抗癌”。
事实上,燕窝本身是东南亚地区金丝燕属所筑的鸟巢,先不说营养价值,单单因为稀缺性,就决定了市场上多数的燕窝是假的,除了糖精外,猪皮、银耳、蛋清、鱼鳔和琼脂等也是常见的造假成分。
即便是真燕窝,其营养成分也并非什么稀罕东西,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水分、少量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绝大多数食物中都有。
其中,宣传中所说的唾液酸,营养价值只体现在动物实验中,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撑它对人体有益。再者,燕窝的唾液酸含量并不高,一般的摄入量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更何况,人体的肝脏每天都能自行合成唾液酸,成年人每天分泌的唾液中,就含有40-60毫克的唾液酸。
综合来看,3克燕窝熬成的粥,还不如一枚30克的煮鸡蛋营养价值高。不良的商家把成本不足1元的糖水燕窝,吹成40元一克的真燕窝来卖,有这40块钱,买5斤鸡蛋补补脑子,难道不香吗?
冬虫夏草人们都听过,据宣传称可以“保肺益肾、止血化痰、防肾衰、降血压、降血脂、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简直是包治百病。
什么冬虫夏草?它是两种物种的结合体,虫是蝙蝠蛾幼虫,麦角菌科真菌会逐渐占据和侵袭幼虫身体,随着幼虫破土,真菌开始生长,成为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的冬虫夏草。
1951年,德国科学家Cuningham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出腺苷类活性物质,命名为虫草素,并在1960年实现了人工合成。
虫草素是冬虫夏草宣传的C位,可事实上,它就是人工化学合成的甘露醇,用于食品和药物的制作,成本只有几十块钱一公斤。
201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停止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工作,但受利益驱动,不少商家依然在大力宣传,许多消费者依然相信它的功效。
其实,医学界从未明确认可过冬虫夏草的功效,也未被批准作为药物。相反,它的副作用倒是不少,常见的有皮疹、皮肤瘙痒和月经紊乱,长期服用对肾脏有害。美国研究也发现,冬虫夏草会引起便秘、腹胀等肠道中毒症状。
为了赚钱,一些不良商家会制造一些宣传概念,酵素成了他们口中的“排毒养颜、减肥”神器。
酵素的概念源于日本,是“酶”的别称。人体内有多种酶,多数是高分子蛋白,参与体内的生理活动。如果人体是一个灯泡,那么酶就是促使灯泡发亮的电流,起到一种催化作用。
人体的脂肪消耗、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确需要一些酶的参与,但靠饮食补充的酶,会被当做普通的蛋白质消化分解,不能发挥的真正催化作用。
所以,“酵素”仅仅是商家的宣传噱头罢了,如果你相信并购买,唯一的好处就是让他们的钱包变鼓了。
除了酵素,另一个智商税产品就是抗糖丸了,商家宣称“可以代谢体内的糖化反应,起到抗衰老作用”,还请了知名明星代言,虽然价格不菲,可还是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尝试。
人体内,糖和蛋白质、脂质分子结合会形成一种褐色物质,逐渐沉淀导致皮肤暗沉和老化,这是正常的代谢过程,人体会自动消除这些糖化产物。尤其是年轻人,新陈代谢快,这些产物能很快代谢掉,根本不需要服用抗糖产品。
而且,抗糖化产品中所罗列出的“糖化抑制”成分,在医学上没有任何权威结论,仔细看它的成分,仅仅是一些艾草、红茶、橄榄果、葡萄叶、鱼腥草精华等。
所谓的抗糖,明显只是商家炒作“年龄焦虑”,推出的一款智商税产品。
生活条件改善,人们对健康有了更多期盼,不良商家恰恰就是抓住了这种心理,不推出各种“保健品”。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定义,保健食品是为了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起到调节机体功能,但不能治病,不能对人体构成任何伤害。
说白了,保健品就是一种营养补充剂。
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三餐正常、身体健康,根本不需要吃任何的保健品,只有在明确缺少某种营养物质时才需要额外补充,比如缺钙。
此外,孕妇、饮食不规律的群体、节食减肥群体、婴儿、某些疾病患者等,这些群体因饮食或身体原因,需要补充某些营养物质,这时才需要补充,比如怀孕时补充叶酸。
我们要牢记一点,任何打着能明确治疗某种疾病,或是包治百病的保健品,直接打电话举报,绝对不会冤枉。对每个渴望健康的人而言,了解药品和保健品的区别,就不会被层出不穷的产品所忽悠。
#39健康超能团##真相来了#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最近某企业旗下的保健品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已处于风口浪尖上。今天给大家科普几个概念。 什么是保健?即对身心健康具有预防性,能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措施。 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预防由工作、生活、环境
对于保健品来说,的确是很多人存在较大误区的一个“细节”。很多人用保健品来治病,还有人用保健品去抗癌;看得出来保健品在大家心目中的作用和地位,但是您所认为的神奇并不一定是真的神奇。保健品有用吗?对于需要它的人群,食用有用;但是对于身体根本不需
保健品的消费套路新闻经常介绍,但还是有不少的中老年人上当。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来自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年龄越大、经历的事情越多,反而对死亡就会越在意。而一些保健品商家就是抓住了大家的这一心理,所以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得手。有研究显示,我们国家每年
有这么一个暴利行业,堪称历久弥新,无论哪个时代都是黄金赛道,还具有“老少通杀”的特质,大家猜猜,是什么行业?那就是保健品行业。这个行业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管你是男女老少,对人家来说都是韭菜,“割”就完了。如今的年轻人都是一边拼命,一边用钱
现代医学知识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抱有成熟的健康理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健,注重养生,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追求健康养生的过程中,一些“精明商贩”同样也看出了其中的商机,各式各样且五花八门的保健用品也纷纷走上市场,让人眼花缭乱
食品营养学以及药理学角度,针对于市面上所售卖的保健品给予一定的表明:易与医学药物成分以及功能性食品相互混淆,存在亚急性以及毒性副作用原理。01保健品不是药!市场上所售卖的保健品平均价格控制为250元到350元左右,21.8%的产品价格飙升至
骗一个人,7天,你会觉得有点可能。而骗光一个村,仅用了7天,你信吗?别急着否定,这事还真的存在。2017年12月,这群骗子团伙进村。第1天,他们打着“送温暖”的口号,给村民送鸡蛋、牙膏等小礼品,还说明天有更好的福利,让村民在某地集合。第2天
王先生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平日里喜欢在社区公园里和邻居们聊天解闷。由于年轻时从事重体力工作,他经常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腰背酸痛等。最近,他的邻居李女士告诉他,她的女儿在网上购买了一些保健品,很快就感觉身体有所改善。李女士建议王先生也购买一些保
前段时间,号称“带货一哥”的辛巴因在直播带货中销售燕窝,陷入了“打假风波”。经过消费者曝光,再加上职业打假人王海的检测,辛巴所售燕窝被认为“仅仅是风味饮料,成分只是糖水”。12月23日,“燕窝事件”迎来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广州白云区市场监
上周六,小婧(化名)收到了她上个月在澳洲代购那买的保健品,一共8瓶:“这些东西我都吃一年多了,每个月都要买一批。”打开小婧的床头柜,映入眼帘的是十多个瓶瓶罐罐,上写的都是英文。“这是复合维生素,我一般早上吃,这是葡萄籽精华,抗氧化的。”说起
生活中交智商税的时刻不在少数,有的时候经不住怂恿和诱惑花钱就买下来了,但实际上回到家才发现这东西并没有用。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健康格外关心,总想通过一些保健品或者营养品,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和健康。但是请记住,保健品永远是保健品,营养品
随着人们养生意识越来越强烈,如今开始注重保养身体,有些商家抓住了人们养生的心理,推出各种各样的保健品,甚至宣称保健品不仅可以治病,还能延年益寿。如今保健品越来越受欢迎,主要就是如今人们承受的压力和疾病困扰,都希望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尤其是在
在大家眼中,什么人应该吃保健品,保健品又值不值得买呢?如今和过去不同,现代人更追求健康以及高品质的生活,但又有着“是药三分毒”的理念,讲究药补不如食补。可又管不住嘴,胡吃海塞怎么办呢?部分人思虑再三后,认为保健品是通往健康之路的有效途径,为
保健品卖得很是火热,尤其是中老年人,简直深信不疑生怕买不到手。老人家想保养身体、补充营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总被忽悠让做儿女的就不那么淡定了~不时听说隔壁大爷被忽悠几次了,家里堆了好几样不知名的保健品,可是花了大价钱!又听亲戚说王阿婆怎么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的旗号,以销售“养老产品”、提供“养老服务”等名义设置陷阱,骗取老人钱财,严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丰台法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法从严、从快打击老年朋友最深恶痛绝的犯罪行为,全力追赃挽损,用心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