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4:00:13 | 浏览:110
骗一个人,7天,你会觉得有点可能。而骗光一个村,仅用了7天,你信吗?
别急着否定,这事还真的存在。
2017年12月,这群骗子团伙进村。
第1天,他们打着“送温暖”的口号,给村民送鸡蛋、牙膏等小礼品,还说明天有更好的福利,让村民在某地集合。
第2天,继续送福利。
第3天,礼品升级。
第4天,开始下套。发完礼品,他们开始宣传“正事”——交1000押金,第二天凭「宝石鉴定书」可享原价9000元的“治病”床垫,且押金退还;或交300押金,凭「贵宾卡」可享原价598元的“保健”马甲,且押金退还。
虽有人质疑,但依然很多老年人交了押金。
第5天,骗子团伙兑现了承诺,以此取信于”民”。
第6天,开始重复第四天的套路,每人交2000元押金。
第7天,他们直接捐款跑路了,人影都没找着。
中老年人一直是被骗的主要对象,相关案件屡屡发生。但这也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老年人,真的有必要吃保健品吗?
很多人对保健品存在错误的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保健品不是药品,而是保健食品,没有治病的功效。
当然,这不是说保健食品完全没用。
保健品对部分特定人群可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前提是要对症,盲目使用反而可能伤身。比如类风湿疾病的患者,临床上的治疗以抑制免疫为主,但如果患者服用增加免疫力的保健品,就会影响疾病的治疗。
所以,老年人吃保健品,一定要更加谨慎。
服用保健品,最好能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存在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服用保健品必须经过医生的许可,否则保健品的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市面上的保健品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哪些营养保健品适合老年人?今天小九来盘点这6个。
1、钙片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体内的钙质流失,缺钙比例增加,出现腰酸、背痛、腿抽筋、个头变矮、牙齿松动等表现,此时可考虑服用钙剂。
由于钙剂种类繁多,购买钙剂时要注意观察“配料表”,留意“钙含量”,优先选“小片装”。另外,无机钙的钙含量相对较高,吸收较好,但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适合胃肠功能较好的人;有机钙的钙量相对较低,适合老人和儿童等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
2、微量元素
老年人的胃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往往面临微量元素缺乏的境遇,出现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营养不良等情况。若有这些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判断是否因微量元素缺乏引发,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补充。
3、维生素D
人到老年,身体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只有年轻人的1/3,为了身体健康,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平时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例如油性鱼类、强化乳制品等,适当晒太阳,促进钙吸收。
4、维生素B12
老年人的胃酸分泌较年轻人少,而维生素B12需要胃酸的作用才能释放与吸收。建议素食者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因为它只能从动物性食物中获取,可适量吃一些肉蛋类和乳制品等食物。
5、鱼油
不吃鱼或很少吃鱼的老年人,可经医生同意后,适当补充鱼油。它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对一些老年人的健康有帮助。但注意,鱼油不是鱼肝油,别混淆了。
6、膳食纤维
合理充足膳食纤维,对改善胃肠道功能,改善便秘有一定的帮助。老年人可适量补充膳食纤维(30g/天),可适当食用新鲜果蔬、谷物杂粮、坚果以及豆类食物,均衡搭配。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老年人是否需要服用保健品、如何服用保健品,还需经过医生的专业判断,针对性补充,而不是盲目购买。
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新闻有很多,时不时有新的招数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这3大常见的保健品“骗术”要熟知。
保健品骗局的经典套路之一,包装“专家”,冠以国家、高级等各种头衔,通过专家讲座、专家义诊等形式,凭空捏造出一些健康问题,吓唬缺乏专业知识的老年人,最终掏空自己的腰包。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大专家”很可能是“大忽悠”。
保健品骗局多是先通过发放日用品、纪念品、赠送药物、义诊等方式来取信于“民”,一步一步获取老人的信任,以“温水煮青蛙”方式引诱老年人掏钱购买,最终上当受骗。
不得不说,多数老年人是因这种“温情攻势”而上当受骗,尤其是那些长期独居、渴望亲情的老人,突然被人嘘寒问暖,很容易产生依赖感。一些老人在被骗后,甚至没觉得对方是在骗自己,帮骗子说话。
保健品营销的又一典型现象,夸大疗效。“纯天然和毫无副作用”、“什么病都能治”、“否定主流医学共识(例如高血压只吃保健品就行)”……看到这些过于夸张的功效,都别当真。
在选择保健品时,大家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果要购买保健品,最好先咨询医生,然后选择正规的、有小蓝帽和批准文号的产品,并按说明书食用。
最后再提醒一下,要理性看待保健品,它不是药品,不能治病,也不能随意吃!
#谣零零计划##家庭健康守护官#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骗一个人,7天,你会觉得有点可能。而骗光一个村,仅用了7天,你信吗?别急着否定,这事还真的存在。2017年12月,这群骗子团伙进村。第1天,他们打着“送温暖”的口号,给村民送鸡蛋、牙膏等小礼品,还说明天有更好的福利,让村民在某地集合。第2天
最近某企业旗下的保健品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已处于风口浪尖上。今天给大家科普几个概念。 什么是保健?即对身心健康具有预防性,能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措施。 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预防由工作、生活、环境
对于保健品来说,的确是很多人存在较大误区的一个“细节”。很多人用保健品来治病,还有人用保健品去抗癌;看得出来保健品在大家心目中的作用和地位,但是您所认为的神奇并不一定是真的神奇。保健品有用吗?对于需要它的人群,食用有用;但是对于身体根本不需
保健品的消费套路新闻经常介绍,但还是有不少的中老年人上当。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来自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年龄越大、经历的事情越多,反而对死亡就会越在意。而一些保健品商家就是抓住了大家的这一心理,所以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得手。有研究显示,我们国家每年
人人都想长寿,从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到现在富可敌国的富豪们,他们都想长生不老,或者是尽可能的为了多活一段时间而不惜一切代价。从秦始皇为了寻求仙人赐“长生不老药”,曾经两度派遣徐福率领几千人出海寻找“灵药”,再到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门人戴维·洛
有这么一个暴利行业,堪称历久弥新,无论哪个时代都是黄金赛道,还具有“老少通杀”的特质,大家猜猜,是什么行业?那就是保健品行业。这个行业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管你是男女老少,对人家来说都是韭菜,“割”就完了。如今的年轻人都是一边拼命,一边用钱
现代医学知识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抱有成熟的健康理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健,注重养生,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追求健康养生的过程中,一些“精明商贩”同样也看出了其中的商机,各式各样且五花八门的保健用品也纷纷走上市场,让人眼花缭乱
食品营养学以及药理学角度,针对于市面上所售卖的保健品给予一定的表明:易与医学药物成分以及功能性食品相互混淆,存在亚急性以及毒性副作用原理。01保健品不是药!市场上所售卖的保健品平均价格控制为250元到350元左右,21.8%的产品价格飙升至
王先生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平日里喜欢在社区公园里和邻居们聊天解闷。由于年轻时从事重体力工作,他经常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腰背酸痛等。最近,他的邻居李女士告诉他,她的女儿在网上购买了一些保健品,很快就感觉身体有所改善。李女士建议王先生也购买一些保
前段时间,号称“带货一哥”的辛巴因在直播带货中销售燕窝,陷入了“打假风波”。经过消费者曝光,再加上职业打假人王海的检测,辛巴所售燕窝被认为“仅仅是风味饮料,成分只是糖水”。12月23日,“燕窝事件”迎来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广州白云区市场监
上周六,小婧(化名)收到了她上个月在澳洲代购那买的保健品,一共8瓶:“这些东西我都吃一年多了,每个月都要买一批。”打开小婧的床头柜,映入眼帘的是十多个瓶瓶罐罐,上写的都是英文。“这是复合维生素,我一般早上吃,这是葡萄籽精华,抗氧化的。”说起
生活中交智商税的时刻不在少数,有的时候经不住怂恿和诱惑花钱就买下来了,但实际上回到家才发现这东西并没有用。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健康格外关心,总想通过一些保健品或者营养品,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和健康。但是请记住,保健品永远是保健品,营养品
随着人们养生意识越来越强烈,如今开始注重保养身体,有些商家抓住了人们养生的心理,推出各种各样的保健品,甚至宣称保健品不仅可以治病,还能延年益寿。如今保健品越来越受欢迎,主要就是如今人们承受的压力和疾病困扰,都希望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尤其是在
在大家眼中,什么人应该吃保健品,保健品又值不值得买呢?如今和过去不同,现代人更追求健康以及高品质的生活,但又有着“是药三分毒”的理念,讲究药补不如食补。可又管不住嘴,胡吃海塞怎么办呢?部分人思虑再三后,认为保健品是通往健康之路的有效途径,为
保健品卖得很是火热,尤其是中老年人,简直深信不疑生怕买不到手。老人家想保养身体、补充营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总被忽悠让做儿女的就不那么淡定了~不时听说隔壁大爷被忽悠几次了,家里堆了好几样不知名的保健品,可是花了大价钱!又听亲戚说王阿婆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