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3:52:18 | 浏览:882
记者 | 袁颖琪
编辑 | 陈菲遐
你购买过保健品吗?
对于保健品,市场声音历来比较两极。一种是因为其极低的成本而被诟病为“智商税”,另一种则认为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保健品作为膳食补充剂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可。保健品行业低成本和高销售费用的特点也正体现在这两种评价之中。
近期,A股保健品行业又要迎来一家上市公司——民生健康。民生健康的核心产品有“21金维他”系列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益生菌颗粒和饮料等。上市之后,民生健康的前景如何?产品中又包含了多少销售费用?
近年来,民生健康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但在行业中规模仍然偏小。
2021年,民生健康营业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11.41%;归母净利润7000万元,同比增长38.46%。公司已经上市的同行主要有汤臣倍健(300146.SZ)、金达威(002626.SZ)和仙乐健康(300791.SZ)。他们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4.3亿元、36.1亿元和23.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54亿元、7.89亿元和2.32亿元。
业务方面,汤臣倍健和民生健康较为接近。汤臣倍健在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份额为10.3%,位于第一位。不同的是,汤臣倍健采用多品牌策略,涵盖“汤臣倍健”、“健力多”、“Life-Space”等多个品牌,销售产品覆盖蛋白粉、胶原蛋白、氨糖软骨素钙片及维生素类等品种。
民生健康则采用大单品策略,21金维他是其核心品牌,产品主要涵盖各类维生素。汤臣倍健和民生健康都以国内市场为主。汤臣倍健近年由于收购境外品牌,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有所增加。
金达威也是有一定规模的维生素生产商,旗下品牌Doctor"s Best(多特倍斯)在海外市场更富有知名度。销售渠道集中在Amazon、iHerb等国际电商平台和Costco、Sam"s Club等会员店。2021年,金达威海外收入占比达到80%。此外,仙乐健康采用合同研发生产模式(CDMO),多以服务B端客户为主。
由于经营模式的差别,仙乐健康毛利率只有32%,而金达威、汤臣倍健和民生健康的毛利率则分别为49%、66%和65.7%。
民生健康的毛利率虽然位于第一梯队,但其最终体现出来的盈利能力在行业中并不出众。
民生健康净利率在2021年达到了14.34%,之前两年只有12%左右。与其毛利率一样的汤臣倍健净利率在2021年为23.77%,此前曾达到过25%。毛利率低于民生健康的金达威,2021年净利率也有21.6%。只有面向B端客户的仙乐健康净利率低于民生健康。
究其原因,民生健康在营销方面的投入远高于同行。
民生健康2021年销售费用为1.85亿元,同比增长8.8%。此前的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增速曾高达40.4%。事实上,不排除公司为了提升净利率2021年刻意压缩销售费用的可能。
民生健康2021年的销售费用占到当年营业收入的37.7%,是4家保健品上市公司中最高的。这主要是因为民生健康采用大经销商制,经销商话语权更多,渠道费更高。
民生健康经销模式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3%,公司与经销商合作模式均为买断式经销。经销商主要为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医药流通商及区域实力较强的医药流通商。这点与汤臣倍健不同。汤臣倍健线上销售已具备相当规模,2021年实现26.1亿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35%。线下收人中,汤臣倍健不仅有医药流通渠道,同时还不断加码商超、母婴渠道以及行业头部O2O、B2B、头部连锁的新零售渠道。显然,民生健康渠道更为单一,这也造成其对经销商较为依赖。
民生健康经销模式下97%以上的收入来自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经销商。截止2021年,这样的经销商只有22家,这些经销商多是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其中前五大经销商贡献3.16亿元收入,占总收入的64.5%。由于经销商实力强,而民生健康产品品牌力弱,所以经销商话语权更高,相应渠道费用也更高。
2021年,民生健康给经销商提供的销售返利达875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7.94%。近三年,销售返利的占比从13.87%提升了4.1个百分点。可见,民生健康对经销商的投入越来越大。
而且,经销商返利金额较大也增加了审计风险。因为,给经销商返利时是以扣减销售返利后的净额开具增值税发票,体现为销售收入冲减。
除了依赖大经销商,民生健康在销售费用方面的投入也是不遗余力。2019年到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中广告费分别为5722万元、9543万元和9152万元。2021年,广告费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18.69%,而汤臣倍健广告费的占比只有10.48%。
无论是经销商返利还是广告费的投入,民生健康均处于行业中较高水平,但收效却并不显著,这也导致公司毛利率处于行业前列,但净利率却掉了队。
最近某企业旗下的保健品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已处于风口浪尖上。今天给大家科普几个概念。 什么是保健?即对身心健康具有预防性,能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措施。 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预防由工作、生活、环境
记者 | 袁颖琪编辑 | 陈菲遐你购买过保健品吗?对于保健品,市场声音历来比较两极。一种是因为其极低的成本而被诟病为“智商税”,另一种则认为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保健品作为膳食补充剂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可。保健品行业低成本和高销售费用的特
保健品卖得很是火热,尤其是中老年人,简直深信不疑生怕买不到手。老人家想保养身体、补充营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总被忽悠让做儿女的就不那么淡定了~不时听说隔壁大爷被忽悠几次了,家里堆了好几样不知名的保健品,可是花了大价钱!又听亲戚说王阿婆怎么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的旗号,以销售“养老产品”、提供“养老服务”等名义设置陷阱,骗取老人钱财,严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丰台法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法从严、从快打击老年朋友最深恶痛绝的犯罪行为,全力追赃挽损,用心用情
#健康2023#2月19日(星期日),中央电视台13套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公众号,市说新语同时报道了一个“保健品”坑老诈骗的信息,原出处是上周《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主要报道内容。节目的主题是整治养老诈骗在一直行动,目的是揭露保健食品非
人人都想长寿,从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到现在富可敌国的富豪们,他们都想长生不老,或者是尽可能的为了多活一段时间而不惜一切代价。从秦始皇为了寻求仙人赐“长生不老药”,曾经两度派遣徐福率领几千人出海寻找“灵药”,再到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门人戴维·洛
继权健、华林之后,保健品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这次爆雷的是无限极。1月16日下午,一位认证为“幼童疑因无限极致心肌损害事件当事人田淑平”的网友曝出,其3岁女儿在“无限极指导老师樊乐”推荐下,每日大量服用无限极8种产品,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心肌损
来源:滨海时报保健品真的有宣传的那种神奇功效吗?究竟该不该吃呢?有哪些保健食品和药品不能混着吃?详细了解一下吧什么是保健品?保健品,全名“保健食品”,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
保健品作为一类独特的商品,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对其所具有的神奇功效深信不疑,常常加以购买,以希望能从中获得治病强身的功效。与之相反,有些人则认为,保健品其实与一般的商品没有什么两样,其并不具备有什么神奇的功效,究竟保健品是否真的有用呢?顾名
中秋已过,马上就要到国庆假期了,每年在这双节之际,很多朋友都会趁着假期的时间,去探望父母老人,为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往往也会买一些保健品送给老人,但老年人吃这些保健品,真的有用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保健品的某些作用,又该如何正确合理地选用保健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但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非常大。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体的亚健康现象十分严重,所以说健康养生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有不少养生爱好者喜欢吃保健品,认为这样可以让身体更健康。那么保健品能长期吃吗?而
疫情期间,为了少生病,大家都在想着各种办法来提高免疫力,比如在家跳操等。当然也有不想运动的小伙伴,想着靠各种保健品来“强身健体”。那么,保健品真的能够提高免疫力吗?选购保健品要注意些什么?消道长这就为大家整理出往期的保健品测评数据,带大家正
01“我跟孩子说维生素吃多点无所谓,谁知道会这样......”莹莹的母亲哭着说。在某儿童医院急诊科,4岁女童莹莹因服用了超量维生素AD,正在接受洗胃治疗。她的母亲悔恨地说,莹莹因为听了我的话,每天把维生素像吃糖一样吃,最多一次吃了30多粒。
作者:云无心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网站(dxy.com)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 ●保健品真的有效吗?很多保健品在宣传各种功效的时候,确实是可以拿出相关研究文献的,可问题就在于这些「研究结果」本身就不靠谱。1. 基于
越来越多“80后”“90后”成“保健品控”□记者 帅才 长沙报道记者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80后”“90后”成了“保健品控”,相比老年人喜欢从各种讲座、活动中购买保健品,年轻的“保健品控”一般会代购、网购一些海外的保健品。“最是人间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