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3:44:08 | 浏览:127
大部分肿瘤患者给人的印象就是“骨瘦如柴”“皮包骨”,营养不良现象在他们身上时常发生,而患者本人和家属也总是有疑惑,这个时候到底要不要补,如果可以,又怎么补才好呢?
《中国肿瘤患者营养膳食白皮书(2020-2021)》数据显示,我国三甲医院住院肿瘤患者总体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80.4%,中重度营养不良率高达58%;其中,10%~30%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营养不良,而不是肿瘤本身。
肿瘤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主要与3个因素有关。
“消耗大”
在肿瘤细胞快速分化生长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但此时肿瘤患者大多没有胃口,在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营养物质“供不应求”的情况,最终令患者骨瘦如柴,营养不良。
“吸收差”
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以及长期用药治疗的过程中,胃肠道功能会收到影响,从而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很多食物可能不消化或无法吸收,因而也常有腹胀腹泻等不适,患者的营养摄入不足就会令营养不良的情况的发生。
“吃不下”
肿瘤癌细胞会释放某些炎性因子,这让癌症患者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佳乃至厌食,加上放化疗等治疗对肠胃的损伤,也在不断加重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导致癌症患者对食物的摄入减少,而长期“吃不下”,自然就会让他们营养不良。
健康人长期营养不良都有可能威胁生命,更何况肿瘤患者呢!肿瘤本就是消耗性疾病,若不能及时纠正营养不良的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将更大,甚至会发展成恶液质,表现为肌肉萎缩、极度消瘦、无力虚弱、生活不能自理等,并且这种恶液质是很难改善或逆转的。
所以,肿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尽可能的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不过,也有人指出:肿瘤患者吃得太好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这是真还是假?
其实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与患者摄入多少营养无关。肿瘤细胞总是在抢夺正常细胞的养分,即使营养不良它们也不会停止掠夺的脚步,饥饿甚至还会加速患者身体的消耗,从而导致疾病加剧。
因此,肿瘤患者无论是在术后,亦或是在放化疗、居家休养期间,都需要注重营养的补充。
1、手术阶段
手术是肿瘤患者除放化疗外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一般术后1至3天是术后创伤期,肠胃功能亦在逐渐恢复,靠静脉输液与水分来维持生理需求。
术后4至10天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可开始清流质饮食,如米汤,第七日可换成菜汤、鸡汤等普通流质饮食,需根据个体差异酌情递增饮用量与餐次。
术后第十天起,肿瘤患者可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且少渣食物,如面条、大米粥、豆腐脑等。
术后第三周起,肿瘤患者肠胃功能基本恢复,可进食易咀嚼易消化、质软且营养充足的食物,如软米饭、豆制品、炖或蒸煮肉类等,少吃富含纤维较多的蔬菜。
2、放化疗阶段
先开胃:肿瘤患者在放化疗阶段收到药物毒副作用营养,会出现恶心呕吐胃口差等现象,此时可以先开胃,比如吃山楂、酸奶等开胃食物,也可以利用调味品开胃,少量使用生姜、胡椒等,以此刺激食欲,或者找中医师开具调理脾胃的中药,有了食欲之后,患者才能顺利补充营养。
后营养:经过开胃后,就可以给肿瘤患者饮食增加营养了,比如多吃鱼虾瘦肉和蛋白、蔬果等,亦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营养补充剂,切记不要盲目使用人参、虫草等滋补药物。
利消化:肿瘤患者有胃口后忌暴饮暴食,要注意选择一些好消化的食物,这样才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3、居家休养阶段
肿瘤患者居家休养时忌暴饮暴食,也不要盲目忌口,应按照平衡膳食的原则进行营养上的补充,食物种类丰富多样,同时注意保证每日充足饮水。
有些肿瘤患者由于放化疗副作用已无法很好的进食,此时不妨考虑通过保健品来获得营养。
1、蛋白粉
肿瘤患者术前术后有禁食要求,此时蛋白质摄入减少很可能影响伤口的恢复,而放化疗对肿瘤患者口腔、食管、胃肠道的损伤,加上恶心呕吐等副作用,都会影响患者正常进食。
所以肿瘤患者在术后、放化疗期间可以选择清淡且易消化的蛋白粉补充营养,但注意蛋白粉不能完全替代食物,食物仍是主要的营养来源。
2、深海鱼油
深海鱼油中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抗炎并降低胆固醇,帮助强化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还能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生物膜的功能结构来促进其凋亡。
需要注意的是,所选的深海鱼油不应含有α-亚麻酸的亚麻籽油或其他油脂,并且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
3、益生菌
益生菌能够改善肿瘤患者肠道菌群平衡,帮助预防便秘或腹泻的问题,所以肿瘤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益生菌,弹药注意益生菌的活性不易保持,应当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高活性且有效的益生菌。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类保健品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发布的癌症预防报告中表示,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实,任何一种保健品或补品能够防止肿瘤的发病或复发。所以,面对市场上高价的保健品,尽量不要盲目服用,也不要迷信其功效。肿瘤患者坚持健康的饮食、均衡补充营养更重要也更科学。#健康202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最近某企业旗下的保健品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已处于风口浪尖上。今天给大家科普几个概念。 什么是保健?即对身心健康具有预防性,能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措施。 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预防由工作、生活、环境
保健品卖得很是火热,尤其是中老年人,简直深信不疑生怕买不到手。老人家想保养身体、补充营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总被忽悠让做儿女的就不那么淡定了~不时听说隔壁大爷被忽悠几次了,家里堆了好几样不知名的保健品,可是花了大价钱!又听亲戚说王阿婆怎么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的旗号,以销售“养老产品”、提供“养老服务”等名义设置陷阱,骗取老人钱财,严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丰台法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法从严、从快打击老年朋友最深恶痛绝的犯罪行为,全力追赃挽损,用心用情
#健康2023#2月19日(星期日),中央电视台13套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公众号,市说新语同时报道了一个“保健品”坑老诈骗的信息,原出处是上周《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主要报道内容。节目的主题是整治养老诈骗在一直行动,目的是揭露保健食品非
人人都想长寿,从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到现在富可敌国的富豪们,他们都想长生不老,或者是尽可能的为了多活一段时间而不惜一切代价。从秦始皇为了寻求仙人赐“长生不老药”,曾经两度派遣徐福率领几千人出海寻找“灵药”,再到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门人戴维·洛
继权健、华林之后,保健品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这次爆雷的是无限极。1月16日下午,一位认证为“幼童疑因无限极致心肌损害事件当事人田淑平”的网友曝出,其3岁女儿在“无限极指导老师樊乐”推荐下,每日大量服用无限极8种产品,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心肌损
来源:滨海时报保健品真的有宣传的那种神奇功效吗?究竟该不该吃呢?有哪些保健食品和药品不能混着吃?详细了解一下吧什么是保健品?保健品,全名“保健食品”,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
保健品作为一类独特的商品,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对其所具有的神奇功效深信不疑,常常加以购买,以希望能从中获得治病强身的功效。与之相反,有些人则认为,保健品其实与一般的商品没有什么两样,其并不具备有什么神奇的功效,究竟保健品是否真的有用呢?顾名
中秋已过,马上就要到国庆假期了,每年在这双节之际,很多朋友都会趁着假期的时间,去探望父母老人,为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往往也会买一些保健品送给老人,但老年人吃这些保健品,真的有用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保健品的某些作用,又该如何正确合理地选用保健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但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非常大。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体的亚健康现象十分严重,所以说健康养生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有不少养生爱好者喜欢吃保健品,认为这样可以让身体更健康。那么保健品能长期吃吗?而
疫情期间,为了少生病,大家都在想着各种办法来提高免疫力,比如在家跳操等。当然也有不想运动的小伙伴,想着靠各种保健品来“强身健体”。那么,保健品真的能够提高免疫力吗?选购保健品要注意些什么?消道长这就为大家整理出往期的保健品测评数据,带大家正
01“我跟孩子说维生素吃多点无所谓,谁知道会这样......”莹莹的母亲哭着说。在某儿童医院急诊科,4岁女童莹莹因服用了超量维生素AD,正在接受洗胃治疗。她的母亲悔恨地说,莹莹因为听了我的话,每天把维生素像吃糖一样吃,最多一次吃了30多粒。
作者:云无心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网站(dxy.com)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 ●保健品真的有效吗?很多保健品在宣传各种功效的时候,确实是可以拿出相关研究文献的,可问题就在于这些「研究结果」本身就不靠谱。1. 基于
越来越多“80后”“90后”成“保健品控”□记者 帅才 长沙报道记者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80后”“90后”成了“保健品控”,相比老年人喜欢从各种讲座、活动中购买保健品,年轻的“保健品控”一般会代购、网购一些海外的保健品。“最是人间留不住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由此也带动了一些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的热销。专家指出,盲目的保健不可取,对于保健品,许多人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什么才是真正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